现如今,要说哪些电子游戏是市面上最火的款式,即便是一个硬核的单机大作发烧友也会毫不犹豫的认为是手机游戏。
即便是在智能手机这般发达的当下,也依然有不少厂商以自家产品的性能作为手机上市时最大的噱头,甚至还有不少专为运行游戏量身定制的游戏手机,然而即便这些手机的性能多么强大,到了主流群体的手中也依然是玩一些适配性较高、比较亲民的游戏款式,而这些游戏也并不会占用手机太多的性能,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丝毫不亚于用一款高性能电脑玩小型独立游戏的感觉。
然而说到底,手机终究不是为了玩游戏而开发的数码产品,如今手机的性能上来了,却已经少有游戏作品能够跟进时代的发展,而主流玩家们所青睐的游戏款式大多也都是停留在上一世代的质量表现。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游戏做的非常成功,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从而导致了那些曾经专注于为手机开发大作的厂商遭到了市场的冷落,而在无数的淘汰者当中,Gameloft这家厂商绝对是这其中最有发言权的一位。
行业先行者
在上世纪90年代时,游戏产业内就非常中意“能够随时拿出来玩上一会的游戏”这个概念,因而促进了携带型游戏设备,也就是掌机这一产物的诞生。
在眼光比较长远的人看来,虽然掌机有着非常可观的反响,但在大众群体当中仍然属于少数,并不是所有喜欢玩游戏的人都会愿意主动搞一台价格不菲的掌机回来玩,而在当时除去掌机之外,最受人们青睐的携带型数码产品还有手机和PDA,而从那个时候开始,便有人产生了为这些产品开发游戏的想法,这些产品所受到的青睐值与关注度无疑要远远高于受众群体单一的掌机用户,而谁能够率先抢下这块市场,谁就有最大的概率获得成功。
Gameloft(简称GL)成立于1999年,同一年公司上市,而成立的初衷便是专注于移动数码产品的游戏软件开发,而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公司是由法国游戏厂商育碧成立,而公司最初也隶属于育碧旗下的移动游戏开发部门。
回想一下,在九十年代时玩家们能够玩到的手机游戏还大多是《贪吃蛇》、《俄罗斯方块》等画面与玩法都非常简单的休闲益智小游戏,而人们在当时也确实很喜欢这些游戏,但GL的想法却并不止步于此,他希望能够将那些在家用游戏当中的优秀作品移植到移动平台当中,让人们的游戏体验再上升一个维度。
作为育碧旗下的子公司,他们最初的产品大多也都是基于育碧旗下的人气作品进行移植,尽管当时的手机性能十分有限,他们还是成功地推出了一款接一款的作品,而与其说这些游戏是移植,倒不如说这些游戏完全是基于原作设定的“重制”作品。
而除去将育碧的作品搬上移动平台之外,GL也还曾尝试开发一些育碧自己都未曾尝试的原创游戏款式,比如《真实足球》系列、《狂野飙车》系列等等,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游戏的设计灵感大多来自市面上已有的作品,但即便是抄,GL也算是抄出了自己的一片天,毕竟当时其他的厂商完全不关注移动游戏市场,也就怨不得人家先行一步。
“移动平台搬运工”
对于现在的玩家来说,Gameloft绝对是一个不是非常常见的名字,而对于那些见证了手机市场从黑白屏直板蜕变成如今的大屏智能机的人来说,Gameloft绝对是一个绝对难以忘怀的存在。
在当时手机游戏匮乏的那个时期,多数人都还在研究怎么给手机换个彩铃或者下载个聊天软件,而有那么一帮发烧友就已经能够用手机玩上《波斯王子》、《细胞分裂》这些享誉主机游戏圈的知名作品,尽管当时游戏的质量放到现在可谓是不堪入目,但这些游戏无疑要比其他那些小家子气的休闲游戏要带感得多,而当智能手机开始出现之后,GL也是第一批尝试在手机平台开发大型3D游戏的先锋人物,而这在当时绝对是多数游戏厂商从未设想过的尝试。
你喜欢《光环》,那GL就有《N.O.V.A》(近地联盟先遣队),你喜欢《使命召唤》、那GL就有《现代战争》,你喜欢《GTA》、GL就有《Gangstar》(孤胆车神),总之在当时只要是在主机圈大红大紫的高人气作品,你几乎都能够在GL旗下找到对应的作品,而为了能够让手机平台的体验不输于那些人气大作,GL也可谓是在操作布局以及游戏的规模与画面表现上下足了功夫。
即便是在当时这种不亚于“山寨”的行为也引起了不少人的不快,但这些游戏的出现无疑很好地满足了部分人没有主机或者PC性能不够的窘况,更何况GL也并非是纯粹的“山寨”,为了能够有别于那些人气作品,GL同样在玩法和游戏内容方面做足了文章,誓死要与那些“前辈”们划清界限。
就像PC领域曾经有《孤岛危机》这样的革命者一样,GL的游戏作品在当时常年保持在了手机游戏的性能极限,许多游戏作品的画面质量即便是放到现在也能不输于一些大型的3D游戏,从线性流程到开放世界可谓是应有尽有,游戏的产量之多性能之强大能够让当时的绝大多数手机感到汗颜,不少人购买高性能手机就是为了能够玩上GL的那些人气作品,而正是由于这种情况的出现,从而带动了整个手机市场的技术革新,甚至有那么一段时间不少厂商直接就已流畅运行GL的游戏作为宣传手机的噱头。
不可否认的是,GL尤其是在中国掀起了一阵更新换代全民玩3D大作的热潮,但由于游戏采用付费买断的收费模式,而同时国内玩家的正版意识不强且购买渠道繁琐,从而导致了盗版游戏的猖獗,而为此GL也不可谓损失了本应获得的收益。
结语
盗版在世界范围内的猖獗导致了GL的商业失利,促使GL直接被另一跨国集团威望迪收购,而在收购之后威望迪为了能够让公司继续盈利,从而将游戏的运营方针从付费买断改为了F2P内购收费,游戏的产量也逐渐削减。
不可否认的是这么做确实能够为公司获得比较可观的营收,但也算是与其他为挣钱而不择手段的游戏产品走上了同一条路,不少人对威望迪的做法表示谴责,但谁又能知道当时盗版的盛行对GL造成了多么大的伤害。
世上并没有后悔药,人总是要一直向前看,如今玩家们再打开手游时,已经很难再有当年怀着激动的心打开GL游戏的感觉,人们已经不会再为游戏的兼容性或硬件要求而感到担忧,但也正是如此,也能感觉到现在的游戏好像缺失了些什么。
上一篇:2021欧洲世界杯预选赛积分榜单公布结果,2021欧洲世界杯预选赛积分榜单公布结果查询
下一篇:葡萄牙守门员帕特里西奥(葡萄牙守门员帕特里西奥图片)